当前位置:黑龙江奶业信息网 >> 奶牛频道

奶量提升——提高泌乳牛采食量首当其冲

[导读] (特邀科普专家: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分院 李红宇)

奶牛的生产性能受品种管理、繁殖管理、健康管理、精准营养和奶厅管理等方面影响,在此基础上,奶牛生产性能的发挥,干物质采食量(DMI)起决定性作用。奶牛采食量高,从日粮所获得的营养成分多,奶量才会高;奶牛采食量低,从日粮所获得的营养成分少,奶量则会低。本文从投料、推料、饲养密度、分群、转群、放牧和日粮组成等角度分析如何提高泌乳牛采食量,旨在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1 泌乳牛投料次数

适当地增加TMR投料次数,可以保证奶牛吃到新鲜饲料的几率增大,进而提高奶牛的DMI,并减少奶牛的挑食和日粮营养成分的变化,维持瘤胃pH值稳定,减少酸中毒,维持较好的乳脂和乳蛋白率。但每增加一次TMR投料,相应的人力、物力也会增加,一般来讲,奶牛采食的时间是3~5小时,每天采食9~14次,根据奶牛的生理消化特点,采食后1小时左右开始反刍,持续2~3小时或更长的时间,采食后第2~6小时,瘤胃的消化活动进入高潮,通过瘤胃蠕动不断地把食糜排入后肠道,使瘤胃排空,采食后6~8小时,因瘤胃的空虚表现出饥饿感,所以泌乳牛每日3次TMR投料较好。

国内东北地区进入秋季后,个别牛场虽然3次挤奶,但选择2次投料,主要是考虑气候因素对员工的影响,但从奶牛生理消化特点、维持机体健康及提高采食量等角度考虑,仍建议3次挤奶和3次投料。目前,国内已出现4次挤奶的规模化场,当然为发挥出奶牛最大的泌乳潜能,对投料的要求也将更加严格,条件允许情况下,4次挤奶4次投料最好,如选择2次或3次投料,需加强推料频率,以便奶牛每次采食都感觉是“新鲜的饲料”。

2 推料和匀料

奶牛爱吃新鲜饲料,而不愿吃被其他牛拱食过的剩料,尤其更不愿意吃沾有其他牛口水的饲料。推料是尽可能保持饲料新鲜和确保奶牛随时在饲槽有料可采的有效手段。推料可刺激奶牛在白天和夜晚更频繁地采食日粮,从而提高奶牛采食量,对牛群生理健康和奶产量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每日多少次推料才是理想状态?从实践来看,推料的次数要达到奶牛对推料无反应的程度(热应激期间除外),若每次推料,都有大量的奶牛过来采食,则意味着饲槽已经长时间没有可采食的日粮了,此时就需要增加推料次数。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中发现,较高的推料频次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奶牛除采食、饮水、躺卧或挤奶外的闲站时间,这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提高奶牛肢蹄健康度。从实践中还可以观察到奶牛每次挤奶后回舍,绝大多数牛都会站在水槽边饮水,陆续来到采食通道采食,这就要求每次挤完奶时,我们都应进行推料及匀料,保障饲槽任何地方都有饲料可采食,奶牛往往采食迅速,将饲料卷入口中,有时饲槽会出现“坑”,这时都需要我们及时推料和匀料,有些奶牛采食不到饲料,站立一会儿后便回到卧床趴卧,而不是按照我们的意愿哪儿有饲料去哪儿采食。通常水槽和门口附近(通风好),是奶牛的喜食区域,而这些区域更应是我们推料匀料的重点区域。同理,奶牛在运动场放回舍后,也会出现采食高峰,此期间推料和匀料也是我们重点工作之一。

3 饲养密度

目前,规模化场奶牛饲养是群体饲养,奶牛采食量也会受饲养密度的影响。理想的目标是给奶牛提供充足的采食空间,以满足所有的奶牛能同时采食。但饲养密度过大,采食空间有限,料车投料时和奶牛挤完奶回舍时等采食高峰,所有奶牛不能同时采食,会出现饲槽和卧床的争抢,由于采食空间紧张,会出现少次多食现象,恰恰与我们提倡的少食多餐背道而驰,增加了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风险;在挤奶后,有采食欲望而放弃采食的奶牛选择卧床趴卧,增加了乳房炎的风险。当然SARA和乳房炎的奶牛都需及时治疗,而这是以付出治疗费和牺牲奶量为代价的。Oetzel(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动物医学院的教授)指出成母牛的体宽大约为76.2cm,它们需要足够的空间才能适应料槽采食,尤其是那些没有颈夹或者斜杠式颈夹的牛舍。Oetzel还指出,采食空间不足也会降低饲料转化率,增加挑食行为。理想的奶牛饲养密度要考虑以下因素:一是在牛舍奶牛活动区域,奶牛之间的竞争行为;二是奶牛对饲料和水的竞争;三是奶牛的舒适度如何;四是整个挤奶过程(从奶牛在牛舍中由躺卧到站立起来或停止采食前往奶厅开始,直到挤完奶返回到牛舍重新休息或采食结束)控制在40~60分钟内。研究发现,在较低的饲养密度下,散栏饲养的奶牛可以选择它们想要的位置进行反刍,SARA数量的差异可能是由于每天瘤胃pH变异性以及奶牛个体之间的差异,与奶牛反刍位置无相关性;相反饲养密度过高,如下图所示,反刍位置占SARA变异的44%,这可能是饲养密度过大,奶牛选择不到它们想要的位置反刍,咀嚼过程中舒适度较低,导致每次咀嚼产生的唾液量减少,即使总反刍时间不受影响,也会发生SARA。

4 泌乳牛分群

泌乳牛合理分群不仅利于管理,还会给奶牛场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国内外的多数研究认为,将泌乳牛分成3群,并饲喂不同的日粮最理想,即新产群、高产群和低产群,新产群通常是产后30天内的牛,其采食量不高,DMI12~20kg,若混群(新产与高产)饲养,按高产牛日粮配方进行投料则影响新产牛营养吸收,尤其是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需求。

奶牛群饲有助于消除奶牛恐惧,使奶牛更健康。奶牛分群的目的是降低社会行为、饲料、水、卧床和荫凉等的竞争,更好地促进奶牛DMI和产奶量的影响。多数研究证明(Krohn and Konggaard(1979)和Bach et al.(2006)等),将头胎牛与经产牛分开饲养可以提高DMI和产奶量,Phelps(1992)指出,初产青年牛组群比成年牛混群每个泌乳期多产奶729kg。研究表明,头胎牛单独组群饲养对采食时间、采食次数、躺卧时间、躺卧次数、产奶量和乳脂率等均有较好正效应(见下表)。

5 转群

新产牛随着采食量的增加应转向高产群;孕检结果、产奶量和体况是高产牛转群的重要依据。同时转群时还要考虑奶牛社会行为,如何降低发生“奶牛冲突”的次数,如何避免DMI和奶量的下降。从牛舍布局来讲,新产牛舍应该靠近高产牛舍,奶牛调入到临近的、熟悉的群体时,可以降低群体中“奶牛冲突”的次数。转群后,奶牛面临不同的日粮(新产调高产和高产调低产等)、饲喂时间和挤奶时间均发生变化,当一头奶牛转入到一个新群之后,它同时面临着环境、社会地位和营养等变化的多重应激。有研究表明,即使在日粮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牛群变化,产奶量至少下降2.5~5%。还有研究表明,转群的适应时间需要3~7天。因此,每次转群时,最好是一次转一群牛,可以降低发生“奶牛冲突”的次数。

6 放牧

目前,规模化奶牛场有的设置了运动场,有的运动场与牛舍相通;有的因场地限制,运动场需要借助赶牛通道才能实现放牧(即“驱赶到运动场放牧”)。通过实践观察,即使运动场地较好(干燥、松软、舒适),奶牛进入运动场并不是所有的奶牛都进行趴卧,经过30分钟左右的自由活动,90%以上奶牛才趴卧。因此,对于运动场较少不能实现奶牛从牛舍到运动场自由活动的的牛场,放牧要控制好时间,若放牧1小时,奶牛驱赶回舍,则有部分奶牛选择卧床直接趴卧(奶牛较疲劳),而放牧1个半小时以上奶牛,回舍80%的奶牛选择饲槽采食。

热应激期间,奶牛最大变化是采食量下降,进而产奶量下降。在此期间,白天奶牛不放牧,晚上奶牛挤奶结束回舍,会有个采食高峰,采食高峰过后,可以进行“轮牧”,但时间应控制在2小时左右,即牛舍一半牛运动场放牧,一半牛留舍,通过降低牛舍密度,实现“降温”促进采食。在凌晨左右,所有放牧的牛全回舍,这时也会出现奶牛采食高峰,若放牧时间较短奶牛选择回舍趴卧。在热应激期间凌晨12点至早上6点左右,气温相对较低。因此,应抓住早晚时间,促进奶牛采食。

7 日粮组成

奶牛的日粮组成和营养成分固然重要,对奶牛的DMI也有显著影响。谷物饲料能够提高奶牛的DMI和产奶量,但随之带来的是酸中毒、乳脂率下降和奶牛肢蹄病的增多,利用年限缩短和淘汰率增高等问题。从营养角度我们强调的是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氨基酸等的平衡。我们更加注意优质纤维饲料的选择,研究表明,NDFD(粗饲料NDF消化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采食量增加0.17kg,产奶增加0.25kg;即若日粮NDFD提高4~5个百分点,产奶量可增加1kg,NDFD越高,供能越多,产奶量越高。因此,优质牧草的选择上应注重相对饲喂价值(RFV),粗饲料的“功能性”远比营养更重要。如何提高NDFD?一是选择NDFD较高的优质粗饲料,或者使用其他的优质牧草替代;二是合理加工日粮,同步化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营养;三是通过科学使用滨州筛和粪便筛合理调整日粮;四是适当使用NDF消化率较高的短纤饲料如啤酒糟、大豆皮、甜菜粕等;五是科学制作全株玉米青贮即适时收割,科学贮存,达到干物质30%以上,、淀粉30%以上,NDF50%以下,NDFD50%以上,乳酸6%以上,丁酸0%;六是合理使用促进纤维消化的添加剂如米曲霉提取物、酵母及酵母提取和培养物、植物提取物、瘤胃缓冲剂、促纤维消化酶制剂等。优质纤维性粗饲料是奶牛营养的基础,它是奶牛日粮金子塔的根基,只有发挥好优质纤维性粗饲料作用,奶牛才能更加有效利用谷物饲料及其他饲料,更有利于提高DMI,才能实现健康的奶牛更高产!

(特邀科普专家: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分院 李红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