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黑龙江奶业信息网 >> 行业动态

奶牛酮病你了解多少

[导读] 特邀科普专家 黑龙江省农科院畜牧兽医分院 王德香

酮病是一种以奶牛糖类和脂肪代谢紊乱,导致在奶牛血清、牛奶以及尿液中酮体(β-羟丁酸(β-Hydroxybutyric acid,BHBA)、乙酰乙酸、丙酮)升高,由尿液、乳汁和呼出气体排出,并以低血糖为主要特征的能量代谢障碍性疾病。酮病是奶牛重要的群发性常见多发病,一般认为奶牛产前21天到产后21天的围产期高发,尤其是泌乳早期、日产奶30kg以上的高产奶牛。

1 酮病病因分析

酮病病因涉及的因素很广,而且较为复杂。奶牛在产前21天内,尤其是临产前干物质采食量(DMI,Dry matter intake)下降。与此同时,奶牛为了满足产犊和泌乳的能量需求,在奶牛产后对葡萄糖、脂肪酸和氨基酸的需要量是其产前的2-5倍。因而奶牛不可避免的发生围产期能量负平衡(Negative energy balance,NEB)。奶牛体内出现NEB之后,就需要动用体脂来补充供能,该过程一般在肝脏内完成。此过程可产生大量酮体,但如果奶牛动用体脂所产生的酮体不能及时代谢掉,体内蓄积过多的酮体就会导致奶牛酮病的发生。奶牛体内葡萄糖缺乏或血液酮体的原发性升高是奶牛酮病的本质。

从奶牛体内的生化代谢来说,丙酸与奶牛酮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肝脏利用丙酸异生成葡萄糖,在泌乳时葡萄糖大多被奶牛利用合成乳糖。另一方面丙酸参与奶牛的脂肪代谢,当摄入的能量满足不了奶牛其产奶需要时,体内脂肪就开始被动用,首先被分解为非酯化脂肪酸(NEFA),NEFA被运送到肝脏,然后被分解为乙酸,产生的乙酸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以提供更多的能量;但这个过程需要丙酸,如果没有足够的可利用丙酸,过多的乙酸就会在肝脏中聚集,在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丙酮、乙酰乙酸和BHBA,并在血液中蓄积,达到一定水平后引起酮病症状。

2 临床症状与危害

临床性消化性酮病病牛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能吃少量的干草,不吃料,奶牛DMI下降,全身出汗,产奶量降低,奶汁泡沫较多,瘤胃运动机能降低,反刍无力,皮肤失去弹性,被毛粗乱,体重急剧下降,排尿和呼吸可闻臭烂苹果味。极少数出现神经型酮病症状。通常大部分的患病奶牛无临床表现,呈现亚临床酮病症状。亚临床酮病奶牛虽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会出现产奶量下降、繁殖性能降低,并且产后真胃变位和子宫炎等疾病的发生率也会升高,进而导致新产牛的淘汰率升高。奶牛产后第1周血液中BHB>1.2至1.4 mmol/L会使奶牛皱胃异位几率增加3-8倍,使奶牛发生子宫炎的风险增加3倍,发生临床性酮病的风险增加4-6倍。病的特征是酮血、酮尿、酮乳,出现低血糖、消化机能紊乱、乳产量下降,间有神经症状。

据统计,在世界上的一些奶牛场内,临床酮病的发病率占牛群泌乳牛的2%~20%不等。发病母牛不仅产乳量明显下降(降低10%~15%)、发情延迟、配种不妊,同时也易引起所产犊牛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给奶牛业的发展造成严重损失。

3 鉴别诊断

患有临床性酮病的奶牛,根据其临床症状很容易诊断,注意区分消化性酮病与神经型酮病,好对症治疗;而亚临床酮病奶牛因无明显的临床症状,眼观很难确诊,但病牛仍然具有高血酮、高血脂和低血糖的特征,同时牛奶和尿中酮体含量也显著增加,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测才能确诊。

4 实验室确诊

对于怀疑有亚临床酮病的奶牛需要通过检测其血液、牛奶和尿中的酮体来确诊。血糖水平低于35mg/dL(1.9mmol/L),或血中BHBA含量超过1.2mmol/L时,或乳中酮体浓度大于0.70mmol/L就可认为奶牛患有亚临床酮病。

5 治疗

对酮病患牛,通过适当针对性治疗都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而痊愈。药物治疗的目的是提高血糖浓度,减少脂肪动员,促进酮体的利用,增进瘤胃的消化机能,提高采食量。常用的方法有替代疗法(即葡萄糖疗法)、激素疗法及其他疗法。

6 预防

因为本病发病因素复杂,涉及的因素很广,所以很难提出一套完整的防制措施,在生产中只能采取综合措施予以防制。控制奶牛围产前期体况评分(Body condition score,BCS)在3.25分左右,把>3.5分体况的奶牛控制在总群体的10%以内。减少应激,应在产前21天将奶牛赶至干奶后期(围产前期)牛圈,在此期间内禁止转群直至产前数十分钟内出现产犊征兆时为止,以此来减少转群对奶牛的应激刺激。提供足够的饲料能量浓度,保证围产期奶牛的DMI。控制干奶前期的奶牛体况,防止过肥,围产期加强奶牛脂肪肝控制。在饲料中直接添加丙二醇和丙酸盐生糖前体物质,可以降低血液NEFA和酮体的浓度。围产期杜绝饲喂富含丁酸或质量差的青贮。对于酮病风险较高的奶牛,产前21天开始饲喂过瘤胃保护胆碱(RPC)12-20g/头·日,能提高肝脏利用甘油三酯合成和分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能够对酮病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特邀科普专家 黑龙江省农科院畜牧兽医分院 王德香)